数据在理论的弦上流淌,金融与会计的经纬悄然交织成网。有人以Excel为舟,穿越财务数据的暗河;有人执Python为笔,在报表的褶皱处点亮算法星光。这里是数字与现实的交界——账簿中的严谨与资本市场的潮涌在此碰撞,堆砌成三年青春的学术碑铭。25届学生的的最后一课:毕业论文的撰写也接近尾声,踏着五月的花海,毕业论文答辩正式开始。

2025年5月6日,商学院在无锡南洋中关村产业学院C3-402举行了2025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商学院教学教研室主任蒋冰丹及会计金融教研室的各位指导老师参与了本次答辩。
本次答辩程序包括:学生自述、教师点评、教师提问、学生答辩四个环节。答辩学生沉着冷静,从选题角度、研究思路、论文框架结构以及不足之处对自己的论文进行阐述,答辩老师给予评价并提出相关性的问题,学生认真分析作答,为大学最后一场考试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整个下午的答辩会上,毕业生们踊跃谈论自己的研究和实习心得,导师们点评精彩,互动热烈。
“论文是镜子,照见知识盲区"刘乐同学坦言:“写论文时觉得逻辑完美,答辩时老师一句‘变量内生性如何处理’让我瞬间清醒!回去连夜补了计量经济学专题。”
“抗压能力+1,职场预演get√”陆咪咪同学笑称:“被蒋主任连环追问时,手心全是汗。但经历过这种高压对话,未来面对甲方汇报都更有底气了!”
“跨界的痛与酷:从‘账房先生’到‘数字侦探’”** 李婧分享:“为了融合Python做财务分析,三个月啃完5本编程书。但当代码成功跑出财报预警信号时,一切都值了!” 蒋冰丹教研室主任回应:“这些心得恰恰印证了答辩的意义——论文不是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起点,更是迈向职场的‘学术通行证’。我们期待看到同学们将会计实务与金融理论深度融合,用创新思维解决现实问题!”